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增长、税收、就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近年来,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外商对华投资出现了一定波动,对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颁布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稳外资政策,稳住了外资基本盘,维护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多重原因造成外商对华投资波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积极吸引利用外资,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17年以来,中国多年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在引资规模、引资质量方面令世界刮目相看,许多外资企业选择“投资中国”,与“开放中国”实现共同发展。
近年来,全球投资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给各国经济社会带来严重冲击,许多跨国公司调整或缩减了海外投资计划,以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地缘政治因素驱动和大国博弈下的投资?;ぶ饕逄?,使许多跨国企业采取了观望和“去风险”的策略,这也给中国吸引外资带来了挑战。
稳外资重磅措施持续推进
2023年8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以及商务部等29个部门,聚焦外资企业关注的营商环境问题,广泛听取外资企业、外国商会以及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按照“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报请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即“外资24条”?!巴庾?4条”要求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资。
具体来看,“外资24条”包含59项举措,其中已完成的有10项,如:中央网信办明确将“切实维护企业网络合法权益”作为网络侵权信息举报的重点任务。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将外籍个人津补贴免税政策和外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政策执行期限延续到2027年12月底。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有28项,如:中央网信办制定《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正在研究完善、推动出台;财政部正在抓紧制定政府采购产品“中国境内生产”标准等?;褂?1项正在持续推进,如: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并支持有关地方在展会期间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工作站,做好展会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工作。各部门将持续及时通报外资企业普遍关注的政府采购、标准制定、投资便利化等工作的进展情况。
“外资24条”效果初现
随着“外资24条”扎实有序推进,“稳外资”效果初步展现。2023年,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规模仍处历史高位,与前三季度数据相比,降幅有所收窄。
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179.2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2.1%、12.2%,引资结构实现了优化。建筑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43.7%、8.9%和4.1%,展现出服务业吸引外资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高技术产业引资4233.4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3%,较2022年全年提升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从来源地看,法国、英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4.1%、81.0%、31.5%、21.4%、17.1%。
“外资24条”的颁布及落实,促使中国各界在第四季度共同发力,有力地扭转了2023年前三季度引资领域的不利状况,为日后进一步稳住外资基本盘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打造有利于外资发展的营商环境
尽管“外资24条”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但当前国际环境仍十分复杂,世界经济面临着较强的不确定性,今后一段时间稳外资的任务仍然艰巨。中国各界未来仍要共同努力,进一步打造有利于外资发展的营商环境。
首先,要全方位深层次改善市场环境。加快营造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依法平等获取资源要素、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公正的监管,强化知识产权?;?,加大惩治侵权的力度,构建全方位的外资服务体系,包括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程度。
其次,要加强投资服务。便利国际商务人员的往来,用好用足中外人员往来快捷通道,切实提升国际商务人员在居住、交通、支付结算等方面的便利度。与此同时,加强货运物流保障畅通,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物资和产品的运输通畅。
再次,要引导投资方向,提高引资质量。未来在保持外资规模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实施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配套政策,支持外商投资创新发展。加大重点领域引资力度,特别是要继续发挥好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以及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支持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等。
(作者王孝松,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文刊载于《北京日报》2024年4月22日第11版)